在家政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的当下,对于部分雇主来说,要想找到满意的服务人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部分雇主“用人用得不放心”是频繁换人的重要原因。那么如何让雇主“用得放心”?家政人员对此又有何看法?
为规范家政服务行业秩序,维护企业、从业人员和雇主三方权益,浙江省商务厅主导推出浙家政综合服务平台和浙家政“安心码”,逐步解决家政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容易引起误解和纠纷等问题,让家政服务更安心。记者了解到,“安心码”是浙江省家政从业人员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的凭证,包含家政从业人员所属企业相关信息、个人基本信息、体检合格信息、公安部门违法犯罪背景核查结论信息、个人征信信息等多项从业安全信息数据。家政服务的消费者可通过“安心码”查验家政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和其他信用信息。为进一步推进家政行业的规范化管理,哈尔滨、呼和浩特、广州等地也先后推出了家政企业和从业人员信息管理平台。上海还曾在家政服务业推广上门服务亮证试点制度,采取“一人一证一码”,实现家政人员信息可查询、可追溯。“浙江‘安心码’、上海‘一人一卡一码’等方式,有助于推进行业诚信系统建设,打消用户的顾虑,增强用户的信心。”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常务理事雷勇说。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院长沈建峰认为,浙江等地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提出的“加快建立家政服务人员持证上门制度”的举措。其以电子形式对家政从业人员的从业安全信息数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对于客户了解家政人员的基本信息、监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了解家政服务人员的服务情况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不论是‘安心码’还是什么码,我们都能接受,但我们希望它是双向的。”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和平区浑河湾地区农民工党支部书记王义华说。作为在家政服务行业有着20年经验的从业者,王义华认为,家政服务人员出现违反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当受到惩罚,但雇主侵犯家政服务人员合法权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从事玻璃保洁的荣坤菊是王义华多年的工友。从业十多年来,雇主“无理取闹”的事件她经历过好几次。她亲眼目睹过工友被雇主怀疑偷财物,并被雇主要求对工友进行搜身。“我们知道他没有权力那样做,但没办法。”荣坤菊说。现实情况是,该雇主没有丢任何东西,他只是出于疑心。如今,对于拥有好口碑的荣坤菊来说,她不担心被误解。让她担忧的是,家政服务人员定期会被要求做健康检查,但他们对雇主的健康状况却不得而知。“如果雇主家有传染病怎么办,我们是否也有权利知晓雇主的健康状况?”来自重庆的住家保姆任潞和荣坤菊有同样的困扰。她说,“只有服务人员一方被要求提供健康证明,每次想到这点,心里就不是很舒服。”而对于家政服务人员存在盗窃等违规行为,任潞认为,雇主应该立马报警,“不能让小部分人的行为影响了整个行业。”同时,任潞对于“安心码”的设置表示很理解,但她希望这类平台上的个人资料不会任由他人获取,平台应该有相关权限设计。对此,沈建峰建议,应尽快完善家政服务行业的相关制度,明确家政服务标准,建立对家政人员必要的服务评价机制、信用管理机制、认证机制、监督机制、惩戒和退出机制等。而在推广上述举措过程中,还应注意家政服务人员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安心码’在约束从业人员的同时,也应当对雇主有约束力。否则,只让雇主安心的‘安心码’,恐怕会伤了从业者的心。”王义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