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误区一:地暖热水放气越多、越勤,则越好
正确做法:地暖放气是为了排出积存在管道里面的气体,适量就好。
一般情况下,拧开阀门的一瞬间,若听到“空空”的响声,则代表地暖管道中有空气,要继续放气,之后能看到水流出来,直到像自来水那样就可以了,时间大约5分钟。谨记,水放得过多反而会使压力不稳定,影响整个采暖系统,正常情况下一个采暖期放一两次就可以了。
误区二:地暖一开就着急升温
正确做法:地暖开通24小时后再升温,一个小时升高1度最稳妥。
地暖温度骤然升高,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一是给地暖设备造成很大压力,影响管道使用寿命;二是地面温度升高的过快,会给地面材料造成影响,可能导致地板局部翘起变形,地砖有可能出现开裂蹦瓷的情况;三是地面上的家具也可能会受到高温影响。
误区三:室内温度越高越好
正确做法:最适宜的温度是18度到25度之间,如果过高则要调低。
地暖不能快速升温,同时温度也不能调至过高,事实上,温度过高不利于人体健康。冬季室内最适宜的温度是18度到25度,相对湿度在40%到70%,这时人体感觉最舒适。如果冬季室内温度长时间高于25度,建议调低温度,如果居室不能分户调整温度,建议开散热,同时注意室内保湿。增加室内绿色植物和加湿器也是不错的选择。
误区四:地暖里的水不需要排出
正确做法:通常在这两种情况下,需要将地暖水排出。
1、冬季防止管道冻坏。在冬季,某些用户可能不使用地暖,这个时候地暖管道中的水会因为温度过低而结冰,经过膨胀后对管道产生挤压,甚至会直接损坏管道,所以若冬季不开地暖,应及时放水。
2、采暖期结束后避免发生堵塞。当采暖期结束后,许多用户可能会将地暖置之不理,或者是未将水全部放出,而管道中存留的水中有一些小微粒,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了许多水垢附着在管道内壁,造成堵塞,影响来年采暖的水流,从而使得地暖不热。
误区五:地暖清洗后房间就会热
影响供暖效果有很多,世程已经说过很多次,这里就不再重述了,地暖清洗是清除地暖管道内壁上积累的水垢和污泥,恢复到原有的散热效率,从而提高室内温度5℃±,并不能保证洗后房间一定就更热。比如用同样的烧水壶烧开水,有无水垢时的壶,传热效率是不同的,至于烧开的时间,是受水量、水温、环境等因素而定。
误区六:我家里现在不冷不用清洗
现在不冷不等于“三九天"时也不冷,地暖清洗过程中要停暖2一3小时,之后也有约12小时的升温过程,如到冷时再清洗,那人就要受冻半天了,冻病了再吃药是不划算的。如果是过完春节天气转暖了,也可等到来年供暖前再清洗。晴天修路雨天走,未雨绸缪总是正确的。
误区七:随开随关更节能
生活我们很多人都有随手关灯的好习惯,所以到了地暖这里就有一些人觉得家里没人的话就要将地暖关掉,这样才不会浪费燃气。但其实这样可能会更耗能,因为地暖开启后需要预热,一定的时间后才能使房间的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频繁的开关不仅会增加采暖系统的运行费用,同时还可能降低地暖系统的使用寿命。如果只是短时间外出的话,不建议关掉,可以将温度调低一些,回到家中再升温加热即可!
误区八:频繁的清洗地暖
地暖清洗频率最好是三到五年
误区八:频繁的清洗地暖
地暖清洗频率最好是三到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