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上午,在周口市川汇区富民路上,一阵响亮的锣鼓声吸引了过往市民的目光。只见在一家名为阿亮牛肉拉面烧烤店的商户门前,城管执法人员正在向该商户授“门前三包” 流动红旗,一旁是办事处、社区干部,分包该路段的区直单位志愿者,还有列队整齐的锣鼓队。面对荣誉,商户想过年一样的高兴:“原来我们占道经营卫生挂了黑旗,亲戚邻居都瞧不起,我们下功夫整改,现在不仅拿掉黑旗还被评为先进,我们一定保持好这份荣誉!”
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川汇区从今年开始大力实施以路长制为引领的门前三包责任制,从主次干道到背街小巷、农村道路,从中心城区到城乡接合部,全部入管理范围,区四个班子成员任主路长,辖区办事处主任任路长,分包路段的区直局委主要负责同志任路段长,辖区办事处其他班子成员、社区书记主任以及城管中队长、城管队员任路队长,管理考核内容包括门前三包(包秩序、包卫生、包绿化)和路段的整体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公共设施等,全面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规范长效的管理体系。
一条条道路的醒目位置,增设了“为人民管理城市”公益宣传牌,上面有该路段的主路长、路长、路段长、路队长名字和凯发官网首页的联系方式,以及精细化管理、路长工作职责等内容。
“截止到目前,我们已增设这样的宣传牌313个。依据路长制和门前三包考核细则,每月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干部、群众代表、商户代表等逐一开展量化评选,累计悬挂“门前三包”流动红旗195面、黑旗130面,评选出红旗示范路30条。”该区城管局负责人杨杰告诉记者。
在路长制的基础上,该区将9个办事处辖区又细分为86个网格,明确分包到区四个班子领导及区直各单位,明确管理内容、管理职责,进一步织密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的立体化管理网格。同时,将每周二确定为“市容工作日”,各级路长、区直各单位的工作人员走上街头,来到各自分包的路段和社区开展市容环境卫生整治,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
有了精细化的管理网络作支撑,该区在充分发挥城管、环卫主力军作用的同时,依托第三方保洁公司着力开展“城市深度保洁”行动,出台了对保洁公司的监管考评细则和监管制度,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保洁质量“以米论净”、“以克论净”,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启动“路长制”、网格化管理模式以来,该区四个班子领导带头上阵,区直各单位、各办事处积极参与,按照“主干道严管、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管理”的原则,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提高“见管率”“管事率”。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路长制’、网格化管理工作,同时利用移动互联网、5g技术开发使用专门的城市管理app,让各级干部、社会各界都能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当中,真正将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不断提高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城市面貌的新变化带给群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中共川汇区委书记李宗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