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就是全家人的事,所以说家长们最近忙着大扫除的当儿,也该让孩子参与。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做家务是在帮倒忙,其实只要用对方法,孩子也能帮减轻家务负担,还能学到顾家、责任感、取舍等观念。
哈佛大学一项研究甚至发现,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发展和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说,家长们应该经常让孩子做家务,更应该让孩子参与这次年前的大扫除!
让幼儿参与大扫除,家长必须循序渐进,以任务分解方式,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引导。无论是让孩子折叠衣服、收拾玩具,幼儿教育专家建议家长将工作分解成两三个步骤,一个步骤完成了,再引导孩子进行下一个步骤。如果不知从何着手,可以根据以下顺序进行:
1. 断舍离
随着孩子成长,家里杂物越来越多?日本收纳大师marie kondo的“断舍离”理念,可以向孩子从小灌输。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舍弃不需要、不适用、不让他心动的物品,比如坏掉或已不感兴趣的玩具、太小或穿得不舒服的衣服等,只保存能让自己心动的物品。
家长可定期引导孩子舍去不同类别的物品,如这个月整理玩具、下个月是文具、然后衣服。孩子多次做出取舍, 还能从中培养果断处理问题、不拖泥带水的能力。
2. 归类物品
归类看起来简单,却很考脑力。 家长可先与孩子讨论如何归类,比如书架上的故事书是按语文、兴趣还是高矮分门别类,有必要可以贴标签方便日后辨识。还有常用与不常用的玩具与衣服,也该区分摆放。而舍弃不要的物品,也应该让孩子分类为可捐赠或该扔掉,将他们好好处置。
透明收纳盒是孩子的收纳好帮手。例如,每个透明盒子收纳不同属性的玩具,如乐高、交通工具玩物、芭比娃娃与配件、厨房用品玩具等。引导孩子先把玩具分类,再装入透明盒子。透明盒让孩子一眼看到自己想玩、想用的东西,也在收拾散物时容易要装进哪个盒子。盒子也方便堆叠,可节省空间。
一旦学会对物品进行归类,孩子做事就会变得越来越有条理,逻辑也更清晰。
3. 清洁打扫
保持居家干净整洁,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孩子也可分担适龄的家务。可让孩子使用轻便的清洁工具,如除尘拖把、小扫把、湿纸巾、小型吸尘机,有家人陪伴一起打扫,许多孩子甚至会觉得很好玩!
建议家长让孩子使用天然无毒清洁剂清洁家里。例如,用小刷子或牙刷沾上食用小苏打刷水龙头或厕所,或是拿棉花棒沾上小苏打水(粉:水比例1:1)涂抹在瓷砖缝隙,再用湿布抹过,以清除污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