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4月22日讯 “他们进驻后,每天起早贪黑清运各类垃圾,把村庄打理得老清爽。”家住漳州市诏安县太平镇雪里村的田大伯眼瞅着村里环境大变样,心情有些激动。
据悉,太平镇人居环境的改变源自近年来镇党委书记张文敏和镇人大主席、人居办主任叶龙钦的多次入村调研走访。他们发现,太平镇地广人多,地形复杂,诏平线两侧就涵盖9个村庄,日常保洁管理难以到位,环境面貌令人担忧。通过进一步了解得知,村庄日常卫生清理由村两委每日临时组织闲散人员提供保洁,清洁人数也不固定,不仅管理较为松散,难以做到日扫日清,而且未将容易产生垃圾的卫生死角纳入保洁范围,仅靠每次检查前的突击,脏乱现象无法根除,群众迫切期盼改变。
太平镇党委政府对辖区内保洁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制定了环境保洁工作方案,对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今年4月,将除元中村、白叶村以外17个村的保洁工作承包给漳州市高清保洁有限公司,签订了农村保洁市场化运作协议,按村庄人口每500人配备1名保洁员标准,把村庄整体和村外30米以内及辖区内诏平线纳入清扫范围,明确保洁员具体工作职责,环境卫生符合保洁标准,每天安排固定保洁员至少对责任区清扫一次,对村庄道路、房屋门口、水沟池塘、卫生死角等开展地毯式巡查,发现垃圾立即清理。太平镇还制定了第三方保洁运营监督考核标准,由镇人居办、各村委会共同对保洁人员的工作成效进行监督考核,最大限度提高保洁工作效率,共服务了约4.5万人口,村庄面貌“大变脸”!同时,要求倾斜招聘本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提供118名保洁员岗位,让更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家门口”脱贫,彻底解决了村庄环境保洁难、贫困户就业难两大民生痛点问题。
近年来,太平镇作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抓实抓细乡村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镇党委、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方面为乡村治理工作提供保障,形成政府治理、社会参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基本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目前共投入3370万元扎实开展三线整治、垃圾清理、沟塘清淤和污水处理,结合春节、五一等节日组织家园清洁党日活动,营造全民参与良好氛围。通过进一步健全环境卫生村规民约和《门前三包》责任制,引进第三方保洁服务实现常态化标准保洁,有效解决当前农村保洁监督难、考核难、效率差等问题,同时解决受此次疫情影响贫困户的就业问题。自开展家园清洁以来,全镇累计清理垃圾11050吨、池塘81口、沟渠64公里,新配垃圾桶2000只。(通讯员 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