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 家政”比“互联网 家政”优势在哪?(一)
(修订稿)
未来家政,一定是“区块链 新家政·新养老”,而不是“互联网 家政”,更不是传统的“实体店家政”。不管愿不愿,“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可以当“鸵鸟”,“把头埋进沙子”,对“区块链 新家政·新养老”视而不见。但一定为此会失去未来家政发展良机与发展红利。因为,“区块链 家政”比“互联网 家政”优势显著,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请看本文解读:
为了理解“区块链 家政”比“互联网 家政”更有优势,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互联网发展历史:
第一代互联网(web 1.0)是个人计算机(pc)互联网。
1984-1993年,互联网基础协议tcp/ip确立(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也称网络通讯协议,是指能够在多个不同网络间实现信息传输的协议簇)。特别是1990-2000年,由于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如各种网址。例如 http://www.cctv.com)的应用,互联网正式进入商业领域。2000年以后,互联网开始普及。
第一代互联网的优势,在于高效地传输信息。网络新闻、在线搜索、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电子商务、客户端等应用普及。互联网用户被迅速连接起来,提升了全球信息传输的效率,降低了信息获取的门槛。第一代互联网阶段,诞生了谷歌、亚马逊、新浪、网易、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京东等代表性互联网巨头公司。“上网”是这样阶段的口头禅。
第二代互联网(web 2.0)是移动互联网。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从2008年左右至今,一直精彩纷呈。智能手机让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一直在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智能手机,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发生巨变。例如,社交关系空间活跃,突破时空。这个阶段,“上网”概念逐渐消失。
第二代互联网的优势,在于“线上”和“线下”紧密交互。社交网络、o2o服务(线上与线下)、手机游戏、短视频、网络直播、移动支付等移动互联网服务成为主流。第二代互联网阶段,诞生了苹果公司、facebook、小米、滴滴、美团、拼多多、快手、抖音等代表性互联网巨头,成为各自领域的独角兽领军企业。
第三代互联网(web 3.0)就是价值互联网,即下一代互联网。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价值互联网,起源于比特币,发展于2009-2014年;2014-2019,以太坊、超级账本发布,区块链开始逐步完成新的p2p(点对点)网络基础协议;2018-2023年,区块链开始商业应用的加速落地。特别是2021年,区块链网络开始走向普及。
第三代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具有分布式、不可篡改、防伪、可确权、可追溯、可存证、去中介、公开透明、保护隐私等优势,总结起来就是安全可信计算。第三代互联网的优势,还在于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等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随着区块链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融合,共同构成数字经济的新基建。完全可以期待第三代互联网时代,必将再次诞生一批影响世界的价值互联网巨头企业,进而引领未来30-50年。这个阶段,“上链”将成为人们口头禅。
在中国,“区块链 ”落地加速推进,有三个标志性事件:
一是,“10·24”讲话
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区块链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即著名的“10·24”讲话。从此,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成为国家战略。“10·24”讲话是区块链行业指示灯,也是实干发令枪。
“10·24”讲话,提出区块链最擅长的几个产业应用的创新链、应用链、价值链。指出了区块链必须拥抱产业应用,赋能实体经济,推动数字经济模式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区块链技术革命、功能拓展、产业细分的契机,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
在数字经济时代,所以企业的经营模式都可以通过区块链逻辑重新做一遍。例如,在帮助民生领域,“区块链 教育、就业、养老、精准脱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全、公益、社会救助”等公共服务的智能、便捷、优质发展,进而解决传统民生领域痛点难点问题。
在“10·24”讲话后,全国上下形成学习区块链知识热潮。
二是,“十四五规划”
区块链是数字经济的基石。区块链将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赋能实体经济、优化社会治理和提升国际竞争力。
2021年“两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区块链被列入数字经济重点产业。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推动智能合约、共识算法、加密算法、分布式系统等区块链技术创新,以联盟链为重点发展区块链服务平台和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政务服务等领域应用方案,完善监管机制”。
“十四五”规划还提出十个数字化应用场景,例如,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十四五”规划中,“数字化”出现了25次,“智能”出现了35次,“智慧”出现了22次,“数字中国、数字时代、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数字技术、数字转型”等高相关词汇出现了60多次。可见,中央对数字化的重视程度。
2021年“两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将区块链纳入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就是落实“10·24”讲话精神,加快实操布局速度。可见,未来“十四五”期间乃至2035年,区块链将迎来大的发展。
三是,两部委“指导意见”
基于“10·24”讲话精神和“十四五”规划,2921年6月,工信部和中央网信办两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特别是还提出了创建知名产品、知名企业、知名产业园等一些具体的目标,对于区块链企业和行业发展具有更直接的指引作用。至此,“区块链 ”已经加速落地应用。“未来已来”,正在流行。
综上所述,第一代和第二代互联网是传统互联网,传统互联网是“信息互联网”,传递信息;区块链是价值互联网,传递价值,是第三代互联网,是下一代互联网。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传统互联网架构是以ip(互联网协议地址,即网际协议地址)地址和设备为核心的。用户访问一个计算机系统、网站或者相关的应用,首先要通过ip地址解析,找到所在的设备,然后再登录应用系统,最后才能访问数据资源。现在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所需要的资源,需要三四步。
而对于区块链,用户无论在哪里,无论使用什么设备(电脑端或移动端),只要通过私钥登录账号,所有数据就都会同步。也就是说,区块链是分布式账本,以数据为核心的,所有的设计都是围绕数据展开的,而且区块链上的数据是不可篡改的、可追溯的、加密的。互联网的这个转变意义重大。这样,在区块链上的数据就成为有价值的资产,而且这个数字资产是为数据产生者拥有,可以分割、确权、转移,这是传统互联网模式支持不了的。没有这个转变,未来的数字经济就缺乏底层技术支撑。所以,区块链是未来数字经济底层支撑的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