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服务热线:15609582120

家政扶贫,“她力量”干劲儿足 -凯发官网首页

浏览: 作者: 时间:2021-10-09 分类:保洁新闻
农家妹蜕变为家政服务员,身板挺直,腰包鼓起。在商务扶贫五大工作之一的家政扶贫的助推下,来自四川省仪陇县土门镇华江农村社区的吴逃莲迎来了命运的转机。在商务部驻村干部

 

农家妹蜕变为家政服务员,身板挺直,腰包鼓起。在商务扶贫五大工作之一的家政扶贫的助推下,来自四川省仪陇县土门镇华江农村社区的吴逃莲迎来了命运的转机。在商务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她不仅成为无数个“逃出贫困”的成功案例之一,还以身为范,积聚了脱贫攻坚中的“她力量”。


“我做过很多工作,唯独做月嫂让我感到幸福,一点儿都不觉得累!”吴逃莲每次谈起她的新工作,都是满脸自豪。以前,她在土门镇的一家超市做促销员,一个月挣1000多元。2020年下半年,她成为一名家政服务员,此后在北京一家月子会所开始接单,每个“月子单”的工资是6000元。

吴逃莲很清楚,这要感谢商务部家政扶贫工作的部署,要感谢仪陇县全力践行于2020年开启的家政扶贫项目。在仪陇县商务经信局组织的家政技能培训中,吴逃莲表现优异,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正式进入家政行业。

商务部驻四川省仪陇县土门镇华江农村社区工作队的周一帆和郭锰在2020年第三季度工作总结中都写道:看到吴大姐对家政工作感兴趣,我们不断为她解决实际困难,帮助她参加培训。在结束县级培训后,我们又协助她联系北京的培训学校,并考取了育婴早教、小儿推拿、催乳等职业技能证书,与北京一家月子会所成功签约。当年8月初,吴大姐接到第一单,工资4000元。四川省脱贫线是每人每年收入4300元,照此标准,吴大姐仅一单收入就已接近达标。10月初,吴大姐已接到第三单,工资也涨到6000元。

在郭锰看来,驻村工作队几次登门工作都是值得的。那段时间,工作队积极给吴逃莲的公婆、丈夫做工作,让他们不再担心做家政会被人瞧不起,受欺负,无法照顾家庭。而吴逃莲的经历也是工作队所驻村乃至仪陇县家政扶贫工作成效的缩影——通过培训让勤劳、自强的农村妇女进入家政行业,通过劳动增收致富,是家政扶贫政策的意义所在,也是商务部驻村干部继续推动家政扶贫多点开花的动力。

“之前只是觉得做月嫂工资高,工作后才发现,能看着宝宝,帮助、陪伴她成长很有成就感。我把宝宝抱在怀里,她就冲着我笑,整个心就像化了一样。”吴逃莲特别喜欢月嫂这份工作,每天都充满干劲。

月嫂是份辛苦活,需要24小时在岗,节假日也不能休息,需要随时提供服务。但吴逃莲无微不至的照料以及专业水平得到了客户的五星好评。像她这样吃苦耐劳的仪陇人还有很多,她们有耐心,有爱心,有恒心,从“两德故里”走向全国各地,共同铸就了“德乡家政”的品牌。

吴逃莲上一个假期回乡适逢2020年中秋节,她邀请了商务部驻四川省仪陇县土门镇华江农村党支部副书记周一帆和郭锰到她家做月饼。

“我们一边做烘焙,一边聊工作聊规划。吴姐觉得自己成为多面手首先要感谢商务部给予的机会让她学到了技能,找到了好工作,也对未来有了更多的规划。”周一帆说,吴逃莲认为自己正处于做月嫂的黄金年龄,她准备在月子会所积累工作经验,之后争取做住家月嫂,也打算多学习,多提升,“春节后,她还打算到深圳和成都试试看”。

郭锰表示,在乡镇村落,很多妇女只接受了小学教育,工作机会受限,工资待遇不高。为帮助困难群众就业,仪陇县在商务部帮扶下与四川、北京多家家政公司合作开展培训课程,建立校企对接机制,提供就业岗位。“我们扶贫干部‘招兵买马’,宣传家政扶贫政策;做群众的‘贴心人’,跟进学员动态,提供从业咨询和权益保障服务。家政培训为女性赋能,帮助她们提升技能、提高素质、提振信心,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扶智与扶志的紧密结合。”

周一帆则认为,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女性的力量日渐彰显。她们坚毅、善良、上进、自信,是乘风破浪的新时代女性;她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凝聚“她力量”,社会更兴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