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2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人社部印发通知,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贯通机制。
记者12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人社部印发通知,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贯通机制。这意味着,快递员、育儿嫂等“蓝领”,也能像医生、工程师等“白领”一样参加职称评定了。
人社部数据显示,我国共有1.7亿左右技能劳动者。长期以来,企业对“蓝领”和“白领”执行两套不同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前者按照五级技工的等级认定,后者沿用专业技术职称体系,二者互不相通。这不仅一定程度造成“蓝领”“白领”待遇的差距,也给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带来障碍。 “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贯通机制,顺应了人才融合发展的趋势,有利于破除身份、学历、资历等障碍,贯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搭建企业人才成长立交桥。”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逐步扩大贯通领域,能扩尽扩,能融尽融。
通知明确,按照“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将支持各级各类企业自主确定技能人才评价范围,自主设置职业技能等级。企业按规定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各级人社部门建设的证书查询系统,向社会公开。 通知还提出,鼓励备案企业申请为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为其他中小企业和社会人员提供人才评价服务。人社部门要按照属地原则,建立信息互通、结果互认机制;要将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纳入人才统计范围,并按规定落实相应人才政策。搜索微信公众号《荆楚视野》,看更多内幕好文!
邢海洋评论:快递员育儿嫂评职称,有必要吗?
八级钳工、六级水暖工、七级电焊工,这些早年间备受羡慕的头衔又回来了,真是让人满怀美好的回忆。好吧,既然当年的电工管钳工是分级的,为什么现在的快递员和育儿嫂就不能按照技能的水平、工作的熟练程度分级呢。于是乎,我对送快递的小哥充满期待,推开门但愿看到的是一个八级工的操作水平:举止得体,谈吐礼貌,动作熟练而规范,然后我从他手里接到了网上购买的一支毛笔。
至少在这样的场景中,我看不出高职称快递员和低职称快递员的区别,如果说对快递公司而言,高职称员工能送更多的货、创造更多的效益,低职称效益小,评职称也是无意义的,因为快递员拿的是计件收入,干的多寡和自己收入有关,和企业却是没什么关联的。但是令外界颇为疑惑的是,恰恰是快递员的职称评定走在了前列,比如我就看到,青岛启动首次快递工程高级职称申报工作,太原38名“快递小哥”获初级职称等等诸如此类的消息。
某快递公司转运中心里,一名工人正在搬运快递货品(刘有志 摄)
对于“蓝领”和“白领”,国家执行两种不同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蓝领”用五级技工的等级认定,“白领”则是初中高的等级职称。 人社部还给出了另一个渠道:鼓励备案企业申请为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为其他中小企业和社会人员提供人才评价服务。人社部门要按照属地原则,建立信息互通、结果互认机制。这虽然没有走行业协会发证书的老路,给出的仍然是第三方机构发证的途径。至于谁的证书更有公信力,还需市场检验。是否还会走到行业协会来统筹来认证,更是不得而知了。
即使是已有定评的机关事业单位的职称认证,也不是没有弊端的。事关待遇,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中小学的职称评定是严格定量化的,指标层层下发,材料层层上报,虽然审核严格,似乎很难作弊,但是,这一切都是人为操作的,时间一长根本摆脱不了暗箱操作、弄虚作假、金钱铺路等腐败问题。院士的评选,算得上是国内最高层次的职称评议了,即便是完全处于聚光灯下,诺奖科学家屠呦呦也从未评上,前些年更有饶毅永久退出评选。
如果说,对那些无缘打高端工的人,蓝领的职称利于打工人在不同企业间流动,但这就更是想当然了,一个高级钳工,在机床边上一站,切削个零件出来,立时就能看出水平,小企业里怎么可能养滥竽充数的。
一家企业,如果有了更客观更有益于发挥员工潜力的办法,何必劳动员工评职称。而职称评议,无非又给就业者加了一道门槛,多了一层紧箍咒。
记者12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人社部印发通知,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贯通机制。这意味着,快递员、育儿嫂等“蓝领”,也能像医生、工程师等“白领”一样参加职称评定了。
人社部数据显示,我国共有1.7亿左右技能劳动者。长期以来,企业对“蓝领”和“白领”执行两套不同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前者按照五级技工的等级认定,后者沿用专业技术职称体系,二者互不相通。这不仅一定程度造成“蓝领”“白领”待遇的差距,也给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带来障碍。 “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贯通机制,顺应了人才融合发展的趋势,有利于破除身份、学历、资历等障碍,贯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搭建企业人才成长立交桥。”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逐步扩大贯通领域,能扩尽扩,能融尽融。
通知明确,按照“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将支持各级各类企业自主确定技能人才评价范围,自主设置职业技能等级。企业按规定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各级人社部门建设的证书查询系统,向社会公开。 通知还提出,鼓励备案企业申请为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为其他中小企业和社会人员提供人才评价服务。人社部门要按照属地原则,建立信息互通、结果互认机制;要将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纳入人才统计范围,并按规定落实相应人才政策。搜索微信公众号《荆楚视野》,看更多内幕好文!
邢海洋评论:快递员育儿嫂评职称,有必要吗?
八级钳工、六级水暖工、七级电焊工,这些早年间备受羡慕的头衔又回来了,真是让人满怀美好的回忆。好吧,既然当年的电工管钳工是分级的,为什么现在的快递员和育儿嫂就不能按照技能的水平、工作的熟练程度分级呢。于是乎,我对送快递的小哥充满期待,推开门但愿看到的是一个八级工的操作水平:举止得体,谈吐礼貌,动作熟练而规范,然后我从他手里接到了网上购买的一支毛笔。
至少在这样的场景中,我看不出高职称快递员和低职称快递员的区别,如果说对快递公司而言,高职称员工能送更多的货、创造更多的效益,低职称效益小,评职称也是无意义的,因为快递员拿的是计件收入,干的多寡和自己收入有关,和企业却是没什么关联的。但是令外界颇为疑惑的是,恰恰是快递员的职称评定走在了前列,比如我就看到,青岛启动首次快递工程高级职称申报工作,太原38名“快递小哥”获初级职称等等诸如此类的消息。
某快递公司转运中心里,一名工人正在搬运快递货品(刘有志 摄)
对于“蓝领”和“白领”,国家执行两种不同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蓝领”用五级技工的等级认定,“白领”则是初中高的等级职称。 人社部还给出了另一个渠道:鼓励备案企业申请为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为其他中小企业和社会人员提供人才评价服务。人社部门要按照属地原则,建立信息互通、结果互认机制。这虽然没有走行业协会发证书的老路,给出的仍然是第三方机构发证的途径。至于谁的证书更有公信力,还需市场检验。是否还会走到行业协会来统筹来认证,更是不得而知了。
即使是已有定评的机关事业单位的职称认证,也不是没有弊端的。事关待遇,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中小学的职称评定是严格定量化的,指标层层下发,材料层层上报,虽然审核严格,似乎很难作弊,但是,这一切都是人为操作的,时间一长根本摆脱不了暗箱操作、弄虚作假、金钱铺路等腐败问题。院士的评选,算得上是国内最高层次的职称评议了,即便是完全处于聚光灯下,诺奖科学家屠呦呦也从未评上,前些年更有饶毅永久退出评选。
如果说,对那些无缘打高端工的人,蓝领的职称利于打工人在不同企业间流动,但这就更是想当然了,一个高级钳工,在机床边上一站,切削个零件出来,立时就能看出水平,小企业里怎么可能养滥竽充数的。
一家企业,如果有了更客观更有益于发挥员工潜力的办法,何必劳动员工评职称。而职称评议,无非又给就业者加了一道门槛,多了一层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