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垵口乡,有一位人人皆知的环保卫士,他就是已经90岁高龄的退伍军人林水根。他为了水源头的清洁,坚持10多年在村庄附近的公路旁、河道边捡垃圾,用实际行动诠释军人本色。 1
在垵口乡,有一位人人皆知的“环保卫士”,他就是已经90岁高龄的退伍军人林水根。他为了水源头的清洁,坚持10多年在村庄附近的公路旁、河道边捡垃圾,用实际行动诠释军人本色。
1950年,21岁的林水根报名参军,被分到遂昌县大队3连,主要职责是保障土地改革顺利进行。两年后,林水根因表现优异,被调到衢州公安大队看守队,与战友们一同守卫地方安全。“那时候说是看守队,但其实要做的事情很多,保卫县政府安全、搬运粮食蔬菜、看守监狱等都是我们的职责,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学习,结果身体就吃不消了。”林水根说,因为高强度工作学习,他患上严重的肺结核住院了。
1955年,因身体原因,林水根复员回到家乡务农,“党和政府对我们非常关怀,我生病时得到了很好的救治,让我捡回了这条命。”林水根含着泪水激动地说道,“因为身体原因我提前离开了部队和战友们,现在想想还很舍不得。”谈话间,林水根从抽屉中拿出一个铁盒,轻轻打开,拿出一本有些褪色的复员军人证明书,“我也想跟大家战斗到最后,可是没机会了,而现在,我的那些战友们基本都不在了。”
林水根告诉记者,他参军时,基本是个文盲。到部队后,他积极参加扫盲学习,通过努力,取得了高小毕业文凭。后来,林水根当了班长,领导就让他带着大家一起学习文化知识。因为表现优异,他先后荣立文化学习二等功和三等功。“这是二等功奖状,这是三等功奖状。”经过岁月的洗礼,几张奖状已经泛黄,有的地方已经破损,老人小心翼翼地将一张张奖状抚平,看完后又轻轻折好,重新放回铁盒中。
早年的军旅生活除了给林水根留下珍贵的记忆,也给他留下了一些伤痛。除了患肺结核,林水根也落下了老寒腿的毛病,尤其是变天的时候,腿就疼得特别厉害。为了缓解腰腿酸痛,2003年开始,林水根开始坚持每日走路。
一开始,他只是走路锻炼身体,慢慢地,他发现路边、小溪、小坑里有许多垃圾,“我们乡村的美丽不能被这些垃圾给破坏了。”林水根说,于是他便萌生了一个念头:边走路边捡垃圾,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清洁家园,一举两得。自那以后,林水根便每天带着蛇皮袋沿着河道捡垃圾。
“刚开始,家人以为我出去走路,还挺支持的,后来发现我还捡垃圾,就不同意啦。”林水根说,每天他都要走10多公里的路,家人知道后,担心他在捡垃圾时受伤,为此还闹了别扭。
“我一直和家人说,环境改善了,对大家都有利,他们后来也就慢慢理解啦,我也越干越有劲。”林水根笑着说。
“现在每天都在强调环境保护,我年纪大了,我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林水根说,他每次弯腰捡垃圾时,都将其当做向为祖国和人民流血牺牲的烈士深深鞠躬。
最近两年,因为年岁已高,林水根不再每天去捡垃圾,当起了乡里的环保宣传员。平时爱读书看报、关心时事的他,用所学的知识为村民作义务宣讲,还经常去学校给孩子们普及“五水共治”知识。
在林水根的带动下,周边群众的卫生意识、环保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垵口乡人武部长周建峰这样评价林水根:“他是垵口乡优秀退伍军人的代表,他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本色,不忘初心,力所能及地参与村中保洁、饮用水源头保护等工作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持之以恒地履行着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记者 张春玲 通讯员 叶珠
在垵口乡,有一位人人皆知的“环保卫士”,他就是已经90岁高龄的退伍军人林水根。他为了水源头的清洁,坚持10多年在村庄附近的公路旁、河道边捡垃圾,用实际行动诠释军人本色。
1950年,21岁的林水根报名参军,被分到遂昌县大队3连,主要职责是保障土地改革顺利进行。两年后,林水根因表现优异,被调到衢州公安大队看守队,与战友们一同守卫地方安全。“那时候说是看守队,但其实要做的事情很多,保卫县政府安全、搬运粮食蔬菜、看守监狱等都是我们的职责,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学习,结果身体就吃不消了。”林水根说,因为高强度工作学习,他患上严重的肺结核住院了。
1955年,因身体原因,林水根复员回到家乡务农,“党和政府对我们非常关怀,我生病时得到了很好的救治,让我捡回了这条命。”林水根含着泪水激动地说道,“因为身体原因我提前离开了部队和战友们,现在想想还很舍不得。”谈话间,林水根从抽屉中拿出一个铁盒,轻轻打开,拿出一本有些褪色的复员军人证明书,“我也想跟大家战斗到最后,可是没机会了,而现在,我的那些战友们基本都不在了。”
林水根告诉记者,他参军时,基本是个文盲。到部队后,他积极参加扫盲学习,通过努力,取得了高小毕业文凭。后来,林水根当了班长,领导就让他带着大家一起学习文化知识。因为表现优异,他先后荣立文化学习二等功和三等功。“这是二等功奖状,这是三等功奖状。”经过岁月的洗礼,几张奖状已经泛黄,有的地方已经破损,老人小心翼翼地将一张张奖状抚平,看完后又轻轻折好,重新放回铁盒中。
早年的军旅生活除了给林水根留下珍贵的记忆,也给他留下了一些伤痛。除了患肺结核,林水根也落下了老寒腿的毛病,尤其是变天的时候,腿就疼得特别厉害。为了缓解腰腿酸痛,2003年开始,林水根开始坚持每日走路。
一开始,他只是走路锻炼身体,慢慢地,他发现路边、小溪、小坑里有许多垃圾,“我们乡村的美丽不能被这些垃圾给破坏了。”林水根说,于是他便萌生了一个念头:边走路边捡垃圾,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清洁家园,一举两得。自那以后,林水根便每天带着蛇皮袋沿着河道捡垃圾。
“刚开始,家人以为我出去走路,还挺支持的,后来发现我还捡垃圾,就不同意啦。”林水根说,每天他都要走10多公里的路,家人知道后,担心他在捡垃圾时受伤,为此还闹了别扭。
“我一直和家人说,环境改善了,对大家都有利,他们后来也就慢慢理解啦,我也越干越有劲。”林水根笑着说。
“现在每天都在强调环境保护,我年纪大了,我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林水根说,他每次弯腰捡垃圾时,都将其当做向为祖国和人民流血牺牲的烈士深深鞠躬。
最近两年,因为年岁已高,林水根不再每天去捡垃圾,当起了乡里的环保宣传员。平时爱读书看报、关心时事的他,用所学的知识为村民作义务宣讲,还经常去学校给孩子们普及“五水共治”知识。
在林水根的带动下,周边群众的卫生意识、环保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垵口乡人武部长周建峰这样评价林水根:“他是垵口乡优秀退伍军人的代表,他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本色,不忘初心,力所能及地参与村中保洁、饮用水源头保护等工作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持之以恒地履行着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记者 张春玲 通讯员 叶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