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服务热线:15609582120

“国标”倒计时 家政服务获供应端政策利好 -凯发官网首页

浏览: 作者: 时间:2021-10-09 分类:保洁新闻
从零散的中介门店,到连锁企业在全国铺设网店,从找不到家政员,到一键下单服务人员上门服务,家政服务行业是企业的掘金高地,也是国家政策的重点关注所在。6月26日,国务院办

从零散的中介门店,到连锁企业在全国铺设网店,从找不到家政员,到一键下单服务人员上门服务,家政服务行业是企业的掘金高地,也是国家政策的重点关注所在。6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将支持家政服务优化供给结构,带动行业升级。

  岗前培训“系统化”

  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迎来政策红利。《意见》指出,将支持院校增设一批家政服务相关专业,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

  尤其在一、二线城市的家政服务需求与日俱增,而行业缺口被放大。《意见》要求,原则上每个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高校和若干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支持家政服务相关专业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家政服务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这也就意味着,家政服务领域将会出现系统化、标准化的培训体系,接受相应教育培训的人员将不断年轻化,学历水平也将提升。从家政服务供给层面,为行业企业“解压”。

  与此同时,到2022年,全国培育100家以上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实现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地级市家政服务培训能力全覆盖。各地要以较低成本向家政企业提供闲置厂房、社区用房等作为家政服务培训基地,共享职业院校、社区教室等培训资源。

  实际上,在采访中有部分家政企业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企业多以自主开办培训学校、设立培训课程、培训学员为主。这从源头上增加了家政企业的经营负担,例如,建立学校、聘请优质教师、招聘学员等都会产生高昂的成本,尤其在一、二线城市。“家政培训资源共享,也为企业对入职员工进行了第一轮人员筛选,提高了行业从业者的整体素质。”上述企业负责人表示。

  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技术也将应用到家政服务领域。商业专家洪涛表示,智能机器人能够弥补家政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例如,检测老人健康状况、解答孩童疑问、外语翻译等。

  服务岗位“职业化”

  一直以来,家政行业的人员流动性较大。据中国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近三年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家政从业人员超过2000万,而需求量超过了7000万户。按照每位家政人员每天服务2户到3户家庭计算,家政市场的供需缺口仍达1000万到3000万人。

  家政行业人员流动性大,使得行业标准化难以推进。究其原因是,行业内中小型企业居多,对家政员工作晋升缺少规划,公司也缺少发展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企业拥有一定的客户基础,在长久发展中也会遇到瓶颈。

  对此,《意见》指出,适应转型升级要求,着力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员工制家政企业按规定返还失业保险费,为符合条件的员工制家政企业员工提供免费岗前培训和“回炉”培训。另外,政策也将支持员工制家政企业发展。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型以上城市要率先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加大社保补贴力度,利用城市现有设施改造作为员工制家政服务人员集体宿舍。各地支持有条件的员工制家政企业提供职工集体宿舍,园区配建职工宿舍优先面向员工制家政服务人员。

  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副会长、管家帮董事长傅彦生表示,随着家政员对职业有了规划设计后,行业稳定性、规范性会进一步提升。比如,管家帮推出智能产品,对家政员的日常家政工作进行补充,丰富服务内容。以月嫂行业为例,管家帮会根据服务评价、服务频次、考核成绩对月嫂进行评级,评级越高的月嫂,收入也会随之增加。同时,企业可以借此吸引年轻人进入到家政行业,行业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变,让年轻的家政从业人员留在岗位上,打破家政行业的年龄瓶颈,以供给升级适应用户需求。

  监测体系“标准化”

  家政行业规模日趋宏大的背面,暗藏着从业者人员健康检测不到位的问题。近两年来,家政领域出现的纠纷事件,与服务人员携带“传染类疾病”不无关系。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家政行业从业者表示,目前行业内设立针对家政员体检措施,除了基础的健康体检以外,关于检查家政员是否有“传染病”的相关体检也是家政公司的一项大额开支。

  家政服务人员体检的“国标”即将发布。《意见》指出,将制定分类制定家政服务人员体检项目和标准。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家政服务人员体检项目和标准,育婴员、养老护理员等职业应实行更加严格的岗前健康体检,其他从业人员上岗前应按所从事家政服务类别进行体检。

  与此同时,家政服务人员也会加快建立家政服务人员持证上门制度,并在公共信息平台上实施诚信监管。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家政服务企业管加班上线“家政查”平遥。该平台可以记录查询及评价将家政服务人员的信息,包括从业者基本的身份验证、负面社会安全记录、法院诉讼记录、法院失信记录、金融风险记录、健康状况记录、从业务水平、服务态度、服务评价等。目前该平台已采集60多万家政服务人员诚信服务记录,实现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全程可追溯。

  北京商报记者 王晓然 王维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