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服务热线:15609582120

保洁区域全覆盖 监督检查无盲点 -凯发官网首页

浏览: 作者: 时间:2021-10-09 分类:保洁新闻
为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近年来,香坊区城管局不断探索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新机制,成立了全省首家农村环境卫生专业清运队伍村镇清洁运输中心;首开全市先河,成立了区域

为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近年来,香坊区城管局不断探索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新机制,成立了全省首家农村环境卫生专业清运队伍——村镇清洁运输中心;首开全市先河,成立了区域沟河清扫保洁管护队伍,将农村专业化保洁作业模式延伸至阿什河流域,承担区域堤岸及河面垃圾收集清运工作,实现村屯“街净河清”目标,为全市农村环境卫生升级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两支村镇环卫“特种部队”经过几年努力,使辖区农村卫生环境和阿什河流域沟河沿线卫生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步入常态化、长效化的同时,香坊区不断夯实工作理念、突破工作难点、创新工作方法,今年春季环境整治工作启动以来,采取城乡同步原则,实施“三率先、四延伸、五强化”作业新模式,全方位提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质量,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的长效化管理目标。

三率先

引领农村环境卫生新进展

率先使用无人机巡查,治理沟河街路无死角。针对沟河沿岸作业环境复杂,易受季节、天气影响等特点,香坊区城管局在全市率先启用沟河环境卫生无人机巡查管理模式,对阿什河流域沟河沿线难以进入的区域采用无人机高空巡查,在空中对上述区域进行定点监控、拍摄,通过远距离无线实时影像回传,迅速发现巡查区域的垃圾、私卸等各类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沟河环境卫生管理不留死角。通过多角度、全方位对沟河沿线进行监控,真正做到了“保洁区域全覆盖,监督检查无盲点”。同时,将无人机管控技术拓展应用至农村街路,对农村街路、沟河环境卫生管理的效果进行全方位排査和摸底,为解决管理难点问题提供翔实准确依据。

率先开展垃圾粗分类拉运,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居民在投放生活垃圾过程中掺杂了大量建筑装残、牲畜粪便、炉灰、庄稼废弃物等垃圾,为提升农村文明程度,破解农村垃圾外运瓶颈,香坊区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大类粗分、分类治理、引导村民分类投放的新模式,通过人工将生活垃圾、建筑装残、牲畜粪便、炉灰等垃圾区分,逐步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和管理制度,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能力。

率先开展环卫工人一职多能化,各类污染随走随清。区城管局除为每支清扫保洁中队配备基本的保洁工具外,还为保洁人员配备了抢刀、滚刷、各色涂料,在做好保洁工作的基础上,清涂街路两侧的小广告,在平面整洁的同时,着力改善立面视觉环境。自春整工作启动以来,已累计清涂农村街路小广告约3760余平方米,使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

四延伸

长效治理农村环境比肩城市

常规作业向精细化作业延伸。按照“无盲区、无缝隙”的管理方式,通过采取“人盯车巡”等各种有效措施,监管到位、权责一致、规范高效的工作责任机制,确定每万米1人进行全方位保洁,如所保洁区域内出现路面不洁、私卸乱卸等情况,所属中队会在40分钟内赶到作业现场并及时清理干净。

平面整洁向立面美化延伸。该区围绕推进“绿色家园、绿色村庄”的理念,全面提升农村街路环境质量,在农村街路常态化保洁的基础上提高作业标准,组织保洁人员对部分农村街路路肩的荒草进行清理。自2016年以来,在农村街路及沟河沿岸重点路段义务种植丁香树苖17700余棵、樟子松284棵、黄波椤树825棵,播撒扫帚梅、牵牛花、孔雀菊等花籽共计900余斤。

春季整治向志愿服务延伸。春整期间,区城管局对苏宁烈士纪念园周边乱卸的垃圾、垃圾漂浮物进行义务突击清理;同时,主动与辖区内驻军“苏宁团”对接,将保洁、清运工作向部队附近区域延伸,调派组织局村镇清运中心保洁中队、拉运中队协助清理,对部队营房附近边沟内的建筑装残、生活垃圾、漂浮物等各类垃圾进行了义务清运。

单一治理向共同管理延伸。该区以宣传手册、环境保护倡议书、宣传展板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使广大农村居民都能够关心、支持、参与到农村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和监督工作中来。通过专业清扫保洁队伍从作业到管理再到执法,密切配合、环环相扣,形成合力效应,保证了辖区内农村和阿什河流域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长效运转。

五强化

夯实农村春整工作基础

强化越冬“三堆”清理。为有效消除冬季遗留的农村“三堆”等问题,香坊区提前制定了“春整”计划,组织相关部门对辖区内各街镇保洁道路越冬“三堆”、乱贴乱画和阿什河流域及其支流河道、堤岸两侧等环境卫生问题进行摸底排查,提前建立“春整”问题台账,加大巡视、考核力度,重点对辖区内出城口及辐射区域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标准质量进行了加强,全力以赴完成垃圾的收集和清运作业。

强化道路保洁。针对今年春融较早的特点,香坊区城管局自2月份以来,率先组织村镇清运中心对辖区内600万平方米保洁面积进行地毯式清理。并在各街镇的积极配合下,对重点区域、出入城口及辐射路口附近、绕城高速周边、沟河流域进行全面、细致清理,取得明显成效。

强化沟河堤岸保洁。为全区10条沟河、2条灌渠,280万平方米的堤岸、护坡及河面漂浮物的收集清运工作保洁员配备救生衣、水衩、安全绳等安全防护装备的同时又配备了水面作业橡皮艇,保洁员穿戴安全防护装备、手持特殊作业工具,通过“捞、拽、挑、扎、捡”等方式方法进行清理。针对容易产生私卸乱卸的沟河沿岸区域设置围栏,防止人员车辆进入,有效提升了阿什河沟河流域环境卫生质量。

强化垃圾拉运。区城管局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所有车辆对中心辖区“四镇一办”320万平方米农村街路、“三镇两办”280万平方米阿什河流域沿岸、堤坡的污冰残雪、越冬“三堆”、垃圾杂物、私卸乱卸进行了地毯式清理。共计清理拉运河道、堤岸两侧漂浮物等各类垃圾940余吨。协助“四镇一办”拉运污冰残雪、越冬“三堆”、垃圾杂物、私卸乱卸约9400吨。

强化督导考核。通过加强日常管护和监督考核,香坊区落实奖惩及问责机制,管理人员全部到达一线,按照“无盲区、无缝隙”的管理方式,通过采取“人盯车巡”等各种有效措施,监管到位。管理人员反复检查、作业中队车辆反复循环拉运,达到日产日清无满溢,车走站净无污物、无积存的标准,一旦有建筑垃圾、建筑残土等乱堆乱卸情况出现,保证随有随清。

香坊区城管局副局长佟胜琨介绍,通过“三率先、四延伸、五强化”这样一套“组合拳”,香坊区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从“要人管”到“我要管”再到“人人管”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管理目标,进一步提升了香坊区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指数。

(稿源: 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 吴昌林 刘振东 记者 刘姝媛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