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服务热线:15609582120

完善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体系 -凯发官网首页

浏览: 作者: 时间:2021-10-09 分类:保洁新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和二胎家庭的增多,家政服务已经成为刚性需求。根据商务部的测算,全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约为2542万人,而且正以每年9%-10%的规模增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和二胎家庭的增多,家政服务已经成为刚性需求。根据商务部的测算,全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约为2542万人,而且正以每年9%-10%的规模增长。以上海为例,上海使用家政服务的家庭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家政服务人员高达60万人。

但是,在行业快速发展,规模日益庞大的背后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朱同玉表示,家政从业人员健康准入资质的缺乏,可能会威胁到社会和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

行业建议不具备强制力

朱同玉指出,新闻报道中已经出现过因育儿嫂患有肺结核,市民一家都被感染的情况。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也遇到过很多家政服务人员传播梅毒、肝炎等传染病的案例。他说,不同于餐饮行业人员的低频接触,家政服务人员是和雇主一家生活在一起的。同时,一个家政服务人员往往需要在多个家庭提供服务,与多个家庭有密切的接触。“因此,家政人员一旦患有传染性疾病,就会影响到多个家庭的成员,进而对城市公共卫生产生威胁。”

朱同玉介绍,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已经发过通知,要求家政人员实行上岗前健康体检制度,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上岗前按所从事家政服务类别进行体检。上海经过多年的探索,也曾数次讨论建立行业健康体检标准。

但是,因为缺乏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意见,以及行业建议不具备强制力等原因,家政人员的岗前体检工作一直无法有效的推进与落实。

“尽管部分地区设有从业人员健康证制度,但健康证所查项目过于简单,绝大部分传染性疾病检查并未覆盖,一般更多的适用于餐饮服务从业人员。而且,健康证也并非家政服务人员上岗前的必备条件。”他说。

建议制定行业准入标准

因此,朱同玉提出了几个建议:一是制定统一的行业健康准入标准。建议各地公共卫生保障机构尽快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家政人员的健康准入标准,重点聚焦影响城市与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同时,国家层面也应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制定权威统一的指导意见。

二是积极推动立法,完善行业准入监管。建议将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行业准入的健康资质纳入立法计划,站在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高度,以立法的形式强制要求从业人员接受专业与规范化的健康筛查。

同时,建立完善统一的互联网信息监管平台,加强对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的动态监管。中央与地方财政也可以参照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的模式给予一定的扶持,确保这一措施落到实处。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