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员的技能培训涉及众多不经意的细节。
20多名家政从业者获评“首席”称号。
昨日,2018青岛市家庭服务技能大赛颁奖仪式和青岛市海螺姑娘之家公益项目启动仪式在福州北路青岛市家庭服务产业生态圈举行。本次大赛共有200多名家政服务人员参赛,最终有28人获评首席家庭全能服务员、首席婴幼儿营养烹饪师和首席母婴护理师称号。获评“首席”的家政服务人员今后的收入也有望因此得到提升。
现场
28名家政服务员成“首席”
下午2时许,由市北区人社局指导、青岛市家庭服务产业生态圈主办的2018青岛市家庭服务技能大赛颁奖仪式举行,28名家政服务从业者上台领取奖杯和证书。据介绍,本次技能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部分,200多名参赛者仅有六成通过初赛考核,进入决赛环节。决赛之前,主办方组织入围参赛者接受了为期1个月的培训,由家政服务专家传授技艺,提高参赛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素养。进入决赛的选手理论与实践并重,分别参加综合笔试和实际操作两项比赛。最终,8人获评 “首席家庭全能服务员”,20人获得 “首席婴幼儿营养烹饪师”和“首席母婴护理师”称号,另有50人获得优胜奖。比赛结束后,青岛市家庭服务产业生态圈将举办首席家政人员和优胜获奖者与客户的供需见面会,为岛城家庭服务市场输送优秀服务人员,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家庭服务需求。
人物
“饺子工”转行干家政
“我刚来青岛时在饺子馆干饺子工,除了包饺子什么都不会,经过6年的家政经验积累,终于获得首席家庭全能服务员的称号。”48岁的孙晓红捧着奖杯和红彤彤的证书,乐得合不拢嘴。孙晓红告诉记者,她2005年从德州老家来青务工,在一家饺子馆包饺子,一干就是7年。在孙晓红看来,虽然她包饺子非常熟练,但干了7年,她仍然是一名饺子工,工资待遇也没有任何改变。 2012年6月,孙晓红听说一个老乡来青当保姆,月薪从最初的不到3000元,两年后已经涨到4000多元。“保姆、月嫂、育婴师这些家政服务行业都是技术活,而且随着技术的熟练,工资也会越来越高,如果参加全市的大赛获了奖,身价还能提高呢。 ”听了老乡的讲述,孙晓红经过两个多月的刻苦学习,考取了中级育婴师的上岗证。
入行6年成家政“全能手”
“育婴师是月嫂的接班岗位,刚好是婴儿开始断奶的时段。 ”孙晓红说,产妇坐月子期间通常是由月嫂提供服务,而她们这些育婴师一般是在婴儿出生5个月后开始接手工作。此时的婴儿逐渐开始在奶水中增加辅食的含量,吃惯了奶水的婴儿因此很容易出现各种不适应。孙晓红除了要掌握婴儿各种反应所代表的不同需求,还要学习不同食物的营养含量和搭配,以及人体对这些食物吸收的难易程度,做到婴幼儿的科学喂养。“我当育婴师时已经有两个孩子了,现在想想自己的孩子当时基本是 ‘放养’的了。 ”孙晓红笑着说,带自己孩子的时候根本不知道那么多育婴知识,倒是从事育婴师工作后,照顾别人的孩子要比当初自己带孩子时还要细心百倍。在6年的家政服务工作中,孙晓红还主动学习其他岗位的技能,成了孩子大人老人都能照顾的家政“全能手”。
讲述
家政服务是门“大学问”
“家政服务的每个工种都是一门大学问,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 ”孙晓红用育婴师岗位给记者举例子:通常婴幼儿一哭,家长就觉着是饿了,赶紧把奶嘴送上去。其实婴幼儿哭闹是由众多原因造成。其中包括饿了、积食、便秘、困乏、受凉、燥热等因素,她通过婴幼儿的哭闹声和四肢的动作都能做出准确判断。比如婴幼儿哭声低、乏力、皮肤出现青紫色,严重时苍白干燥,全身蜷曲,动作减少,这就是寒冷的表现;婴幼儿对热的反应是哭声响亮、有力、皮肤潮红,额头可以看出轻度出汗,四肢活动量大;而当宝宝哭声洪亮,音调高,而且有规律,同时头部左右转动,这才是饿了或渴了。
幕后
考试“怪题”隐含家政细节
“我们想通过这次大赛选拔培养一批岛城家庭服务业的精英人员,是优中选优。 ”市北人社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参加本次大赛的选手们依次通过理论考试和技能实操考核。评委中不仅有顶尖的家政服务人员,还邀请了心理学专家、医院专业资深医护人员作为评委。比赛考题参照我市出台的家政服务标准和国际相关标准,对家庭服务员的细节要求非常高。考试的题目涉及方方面面的细节。考题中甚至有“敲门应该敲几下”这样的“怪题”。这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应该是3下,前两下轻,最后一下可以重一点。 ”评委专家告诉记者,“两轻一重”的敲门方式是参照了国际家政服务员培训的要求,也是经过心理专家评价,最容易被人接受的敲门方式。此外,家庭保洁时,卫生间、厨房、客厅、卧室、阳台应该先从哪里开始打扫;一间厨房应该从哪里开始清理;复合地板和实木地板清理时有什么不同……这些细节都被列为考题。
现状
服务技能亟待提升
青岛市家庭服务产业生态圈负责人单文钊告诉记者,举办这次技能大赛目的就是想培养一批职业素养高、服务能力强、技能水平突出的家庭服务人才,让家政行业尽快走出困境。
单文钊介绍说,青岛市家庭服务产业生态圈是目前岛城最大的家政服务平台,有家政企业300多家,通过审核的家政从业人员两万多人。他们根据市民需求,通过网络数据平台推荐出具有上岗资格的家政服务员,其中3成多会因为达不到客户要求而不成功。单文钊告诉记者,有的客户要求保姆讲普通话,有的需要会做川菜……全面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成为家政行业必须要“爬过去的山坡”。
新闻链接
海螺姑娘之家助力外来务工者
颁奖仪式当天,青岛市海螺姑娘之家也正式启用。据介绍,青岛市家庭服务产业生态圈配合市区两级政府,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造了这处可供外来务工人员等困难群体住宿、培训的海螺姑娘之家。据介绍,外来务工人员来青务工初期都会出现“空窗期”:刚找到工作却还没有收入或积蓄,没有能力租房居住,住旅馆价格又太贵,海螺姑娘之家可为刚开始从事家政服务行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住宿服务。海螺姑娘之家的床铺被褥齐全,还有洗浴设施,每天仅收取15元住宿费用,解决了外来务工家政员临时居住的问题。据介绍,为鼓励家政从业人员主动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参加技能大赛的参赛者将成为海螺姑娘之家的首批入住者,大赛优胜者还将获得住宿费减免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