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服务热线:15609582120

熊传义——“家庭保姆”一当就是6年 -凯发官网首页

浏览: 作者: 时间:2021-10-09 分类:保洁新闻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永修县云山企业集团李桥农场,有一位叫熊传义的六旬男子,因为默默无闻地照顾患病的父母以及哥嫂,受到村民称赞。因为父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永修县云山企业集团李桥农场,有一位叫熊传义的六旬男子,因为默默无闻地照顾患病的父母以及哥嫂,受到村民称赞。因为父母及哥嫂生病,一直在外打拼的他放弃了大城市的生活和工作、放弃了挣钱的机会,回到老家,当起了“家庭保姆”,一当就是10年,几乎寸步不离。

                                                         熊传义为母亲剪指甲

                                                      记者采访熊传义

一、每天用轮椅轮流推父母及哥哥出门“散步”

“爸爸,你还记得这块田是谁的?”“记得,好像是邱哥家里的,面积是一亩吧!”坐在轮椅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边回忆一边点着头,这样的一幕在当地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推老人出门的是今年66岁的熊传义,坐在轮椅上的老者则是熊传义的父亲,今年已经90多岁,10年前由于中风偏瘫,生活不能自理,每天只能在轮椅上过日子。

5月18日上午,我们陪同永修县电视台记者到熊传义家,恰巧碰到熊传义推着轮椅陪父亲出来“散步”。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身上干干净净,虽然已经失去自理能力10年了,但是身上却没有一点异味,更别说长褥疮了。

据了解,熊传义早年离开家乡,在永修县商业局上班,后来“下海”到深圳创业做生意,有自己的事业。正当事业红红火火时,家里传来不幸的消息,年迈的父母双亲双双病倒。刚开始,住在老家的哥嫂帮忙照料,后来哥嫂也不幸患疾病失去了自理能力。当时,熊传义在深圳正迎来他事业发展的黄金期。他的一些生意朋友不同意他放弃事业回家照顾病人,称宁愿花钱在老家请保姆。但是,看到家里的亲人一个个病倒,失去了自理能力,熊传义做通妻子的思想工作后,从2008年开始回到了老家,一心做起了“家庭保姆”。

刚开始,熊传义一人要照顾家中的4人——父母以及哥嫂。2015年,嫂子和母亲先后去逝,父亲和哥哥留在身边,每天饮食起居、洗衣打扫等日常料理重担全部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每天用轮椅轮流推父亲和哥哥到村口去转转,已经成了雷打不动的惯例,更成了村口一道“风景线”。

二、6年寸步不离悉心照料平凡故事赢众人“点赞”

在熊传义的哥哥家中,吃饭时他一个个地排队给父亲及哥哥喂饭,轮流擦脸抹手。为方便晚上照料他们起夜,熊传义将自己的床搬进父母的房间,和父亲及哥哥住在一间房子里。他说:“这样的话他们晚上有什么事我就方便照顾了,比如说要起来上厕所,如果我不在这里他们又动不了。这样他们要有什么事叫我一下,我就马上就能起来。”

在李桥农场,说起熊传义,很多人都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李桥村村支书戴西荣说:“我们都挺佩服熊传义,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么多年他日复一日悉心照料着年迈的双亲和哥嫂,可以说是村里孝老敬亲的典范。”

戴西荣告诉我们,在农村,经常要为父母赡养、兄弟纠葛等问题进行调解,很多人为了父母抚养的问题经常吵架,像熊传义这样,把父母兄嫂照顾得这么好的很少见。

熊传义说:“每一个人都有父母,每一个人都有一天要做父母,像我自己的话已经为人父母了。假设我们的父母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如果我们不去好好照顾自己的父母,今后我们的子女看到这样的情况有样学样,该怎么办呢?”

熊传义的故事,是一个虽很平实但很温馨的故事,他用他的行动告诉很多人,什么叫孝。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传义——传播的是一种人间大义,孝老敬亲,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