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服务热线:15609582120

选择家政公司需谨慎,家政公司存猫腻 -凯发官网首页

浏览: 作者: 时间:2021-10-09 分类:保洁新闻
一边是社会快速老龄化,一边是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调整,月嫂、康复、育婴、接送孩子、看护、生活料理、清洁卫生、护工、殡葬服务、临终关怀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家政服

一边是社会快速老龄化,一边是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调整,月嫂、康复、育婴、接送孩子、看护、生活料理、清洁卫生、护工、殡葬服务、临终关怀……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家政服务。本周起,《说法周刊》推出系列报道,剖析当前乱象,并提醒读者如何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乱象一

技能、等级

均为自评

为方便就近照顾,刚过完年,家住西乡街道的李女士就把卧病在床的母亲接来了深圳。手忙脚乱几天后,李女士决定找个保姆贴身照顾母亲,经朋友介绍,李女士找到了一家家政服务公司,却换了几次保姆都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很简单,李女士认为,要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保姆至少应当无传染病、爱干净、力气够大,最重要的是懂护理、懂按摩常识,而家政服务公司打包票符合要求的人一上门,却发现很多人所谓的“护理经验”是虚构的,根本没有照顾病人和老人的经验。“一般有护理、按摩技能的保姆价格比较高,如果她实际上并不会的话,我为什么要花更高的价格,找一个普通的只会打扫卫生的保姆呢?”

刚坐完月子的王女士碰到了一个和李女士类似的烦恼,月嫂公司所谓的“五星级”月嫂既不会催乳,也不会做月子餐,无奈之下,王女士只能另外找催乳师,而月子餐等则需要家人完成。“月嫂的等级到底是如何评定的,他们声称自己有的技能会有专业机构进行资格审核吗?”

记者了解到,绝大多数家政服务人员的技能、经验都是自己评定的,而无专业机构进行资格审查。而月嫂的等级排行,往往也只是某家月嫂公司自己排出来的,其过往经历也不乏虚构。

乱象二

公司“吃”完

雇主“吃”雇员

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分局和宝安区消费者委员会了解到,在宝安区,家政服务行业的举报、投诉案例并不多见,不过从全市范围来看,此类投诉量仍然不少,其中大部分都与家政服务公司的不规范操作有关。

今年年初,市民张先生(化名)通过某家政服务网站下单请钟点工阿姨,一周6次,一次3小时,每小时单价28元,一个月26次,合计2184元,再加上200元的保险费,一共支付2384元。下单第二天,该家政服务平台的工作人员就带着一个钟点工阿姨到张先生家签合同,由于要照顾6个月大的宝宝,张先生没仔细看合同就直接签了。

钟点工阿姨在家中工作一段时间后,一次突然问起张先生工资怎么结算,是按天还是按月结算给她。张先生表示自己已经支付给平台了,应当由平台向她支付报酬,可钟点工阿姨坚称自己应当从雇主处获得报酬。向平台咨询后,张先生才发现,他支付的每小时单价28元,合计2184元的费用并非雇佣钟点工阿姨的费用,而是支付给平台方的管理费,但在下单时对方没有任何提示。

重新把合同拿出来仔细看了之后,张先生发现连合同也是漏洞百出,首先,合同上管理费那一栏是划掉的,2184元应当是中介费,与电话中平台工作人员说的不一致;其次,钟点工阿姨的身份证号是自己写的,平台审核合同时居然没有发现这一点。在张先生看来,该平台管理不到位,甚至一开始就抱着欺诈消费者的态度,根本不关心合同条款是否有问题。

乱象三

公司收了

“包年”费用

就消失

今年2月6日,福永街道居民秦女士(化名)向某家政服务公司缴纳了保姆介绍费1500元,商家需要提供6个月的保姆介绍服务。从缴费后,商家介绍来的保姆每个都是做几天就走了。不久前,秦女士要求商家继续给其介绍保姆,却被商家拒绝了,称是秦女士要求太高,无法提供满足秦女士要求的保姆。秦女士要求商家退还保姆介绍费,却被告知按照公司规定,无法退还,之后再联系这家公司,却发现公司已经人去楼空,电话也打不通了。

网站地图